
茅莓(學名:Rubus parvifolius)又名紅梅消、茅莓懸鉤子,為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植物。分布於台灣、日本、朝鮮以及中國大陸,生長於海拔400米至2,600米的地區,常生長在山坡雜木林下、向陽山谷、路旁和荒野。(來源:維基百科) 是可食用的野生漿果



除了茅莓之外,這一路上的生態很豐富,只要我們用心觀察,就不難發現。特別是四月份時的高山杜鵑也絕對不能錯過喔

過了漂亮的熱門攝影景點之後,再度陡上,要前往高島觀景台


1600公尺高的觀景台一樣有用樹木做成的座椅區,更有非常好的展望性,大多數人會選擇在此休息吃中餐


穿越一段箭竹後不久,便會來到關鍵的O行路線叉路口。向左陡上為正確路線,依序通過小、中、大島田山後再走腰繞路線從右側岔路繞回來,千萬別走錯囉

走在有光的路上,處處皆是美景。在還沒到小島田山之前出現的陡上地形真的都不算什麼,這個時候Irene還能夠笑得出來跟我互動拍照

小島田山又稱島田前峰、前島田山。無基石也無展望,只有很得意的此拍照留念的Irene。

過了小島田山之後,路線轉變為狹稜的陡上路徑

需手腳並用,拉繩攀岩來通過盤根錯節的杜鵑純林,偶爾也需要翻或鑽過較大的枝幹

松針地富有彈性,柔軟又Q彈,每一步走下去都有回饋的力道,彷彿在彈跳床上行走一般

雖然多數都有架設繩索可以拉,但下雨過後其地形會非常溼滑,要特別注意


陡下陡上之後,就來到了中島田山,海拔1800公尺。兩樹中間有橫臥一棵倒木可供乘坐休息

免不了的還是要留個紀念一下,中島田山入袋。看得出來Irene現在的笑容有一點勉強嗎?

由於Irene的膝蓋開始感到不舒服,因此立馬給她裝上了貴鬆鬆的護膝,希望她能撐下去,不要像上次桃山一樣走到對我發脾氣,哈哈

由中島田山往大島田山的路上,使用了護膝的Irene表情似乎有好了那麼一點點



在即將抵達大島田山之前,會先經過這處非常好拍照的大樹,千萬不要錯過

看到這一棵巨大的檜木,就代表到了高島縱走的最後一座山。大島田山,海拔1824公尺

離開大島田山後,向右側循著指標走腰繞路線

緩坡下山的前半段路線都還算平坦好走

來到廢棄工寮處,代表已經離O型岔路口不遠了

緩坡的最後一段路,有幾段較為溼滑,也有幾段路面寬度非常窄,要小心通過避免摔下山

特別是前幾天都有下雨,從中島田山開始,就陸續通過了很多爛泥的地形,導致登山鞋底都被泥巴填滿,喪失了抓地力。當落腳在有坡度的岩石上,無一例外都是滑,因此還不小心滑了一跤,屁股蛋疼啊。

回到O形岔路口之後,就是原路折返回高島山觀景台>網美拍照點>高台山三角點>登山口
特別注意,此路段還是會經過不少陡坡下山,請檢查鞋底是否被泥巴填滿喪失抓地力
建議在觀景台或高台山處,找樹枝把鞋底泥巴清乾淨,否則下山會非常的痛苦,要找落葉跟松針踩踏通過
因為只要踩到樹根、岩石,就非常容易滑倒,腳部也會因為要努力維持平衡而更加吃力


雖然沿途都沒有什麼展望點,多樣變化的林相搭配上時不時穿透進來的陽光,仔細找找還是有很多美麗的畫面值得讓我們按下快門

由於我們的鞋底爛泥並未清除,沒有抓地力一路艱難的下山,太多的岩石會滑,也不是處處都有松針落葉可踏,原本是打算回到第一登山口取車,但考量到還有10分鐘的陡下,因此選擇出第二登山口,踢車道回到第一登山口,結束一天的旅程。

記錄時間:2020/10/24 星期六
大約早上07:40左右起登,下午16:30回到第一登山口,扣除休息加上拍攝各1小時,行走時間約7個小時。
由於下午四點多左右,一堆露營客要上山加上路邊違規停車,交通一度打結,所以我們先在車旁煮點東西吃後,再下山前往內灣老街吃慶功宴晚餐。幸好是假日的關係,晚上六點半還是有幾家客家餐廳沒打烊,如果是平日的話,大概不到六點整,內灣老街的店家幾乎都收光了。
如果可以的話,下次來我會選擇夜衝露營區,一早爬高島縱走,下午下山住高台山露營區,隔天睡到飽之後再開車回家,先hiking再camping,這種行程一定很棒。
總結
路線:高島縱走 (中級山步道)
地點:新竹縣・尖石鄉
難度:中等
耗時:6 – 8小時
高島縱走交通:須自行開車或騎車
高島縱走登山口:三處登山口,建議從第一登山口出發
申請入山:不需要
申請入園:不需要
可搭配行程:內灣泡溫泉、野溪溫泉、內灣老街
高島縱走GPX下載: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detail&id=240
☕️ Buy Me a Coffee
如果覺得我們的影片或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
歡迎打賞一杯咖啡,我們會更有動力繼續前進
>>立即打賞
謝謝收看,歡迎分享此篇文章網址給朋友
如果有興趣了解更多台灣登山攝影資訊,或是一起爬山戶外的朋友
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 或 訂閱我的Youtube
▶UM94戶外攝影登山紀錄 Youtube頻道
▶UM94戶外攝影登山紀錄 Instagram
▶UM94戶外攝影登山紀錄 Facebook
▶UM94戶外攝影登山紀錄 Blog